这样计算:BMI=体重(kg)/身高×身高(m2)
这样刚好:22.0kg/m2≤BMI≤26.9kg/m2
7月15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《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标准》。
《标准》定义高龄老人为:实足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的人。推荐高龄老年人BMI(体质指数)适宜范围为:22.0kg/m2≤BMI≤26.9kg/m2。
BMI=体重(kg)/身高2(m2)。
>>体质指数指标测量
NO.1身高测量
量尺与地面垂直固定或紧贴墙面。受检者免冠、脱鞋测量,取立正姿势,双膝并拢挺直、两脚后跟并拢靠近量尺,枕部、臀部、足跟三点紧靠量尺,两眼平视正前方,测量人员用一根直角尺放在受检者的头顶,使直角的两个边一边靠紧量尺,另一边接近受检者的头顶,读数时测量人员的眼睛与直角尺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,读取量尺上的读数,以厘米(cm)为单位记录,精确到0.1cm。
NO.2体重测量
展开剩余85%测量宜在清晨、空腹、排泄完毕的状态下进行,受检者宜穿单衣测量,自然平稳站立于体重计踏板中央,读数,以千克(kg)为单位记录,精确到0.1kg。
>>适宜体重管理目标
高龄老年人个体BMI保持在适宜范围,以预防不良健康结局事件的发生、减少或延缓相关疾病及其并发症发生为管理目标。
对高龄老年人采取个性化体重管理策略,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健康管理。对于BMI处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,宜维持当前体重水平,避免体重进一步降低。对于BMI低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,宜采取措施避免其体重进一步下降,可适当增加体重。对于BMI高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,宜维持体重水平稳定,避免体重较大幅度增加或降低。
>>体质指数评估
规范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高龄老年人BMI,BMI值保留1位小数。
BMI<22.0kg/m2为低于BM适宜范围,BMI>26.9kg/m2为高于BMI适宜范围。
对于BMI不在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,宜长期监测体重变化,并纳入长期健康管理。
>>体质指数监测
高龄老年人宜通过自我管理或在其家庭成员协助下开展家庭管理,长期动态监测BMI变化,定期前往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参加健康体检,建立健康档案。
高龄老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身高。
高龄老年人每月至少测量两次体重,对于近三个月体重变化超过5%者,在排除疾病病程进展的前提下,宜增加体重测量频次,并纳入长期健康管理。体重测量综合考虑高龄老年人进食、衣着、排便等生活习惯并尽量固定每次测量时间。对于无法测量体重的高龄老年人可通过间接方法评估,如通过不同时间点上臂围、小腿围、衣服宽松程度等指标的变化反映体重波动情况。
>>膳食营养
对于能自主进食且BMI在适宜范围的高龄老年人,鼓励保持健康饮食习惯,坚持食物多样性,保证足量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制品摄入,适量进食蔬菜和水果。可参照《中 国 居 民 膳 食 指 南(2022)》中《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》的推荐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。
高龄老年人宜食用质地细软易吞咽、营养素密度高和能量适宜的食物。
高龄老年人宜注重口腔卫生和牙齿健康,饭后立即漱口,10-20分钟后刷牙;若存在慢性口腔和胃肠道疾病,宜及时治疗原发疾病。
对于患有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和身体功能明显变差的高龄老年人,根据实际情况咨询专业人员,接受饮食调控和临床营养治疗,获得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营养支持。
对于有吞咽障碍的高龄老年人,可参照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中《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》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合理配制食物,选择黏度适当的流体食品、不易松散的固态食品及密度均匀顺滑的食物,降低进食引发呛咳误吸的风险。
在营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高龄老年人的营养补充剂,按需补充营养强化食品和/或营养素补充剂防治微量营养素缺乏症。
>>身体活动
高龄老年人宜保持规律的身体活动,鼓励积极进行户外活动,减少静坐时间,参照《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(2021)》的推荐开展身体活动;宜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活动,注意保暖;注意在活动前做好热身、活动后做好整理活动,避免跌倒。
高龄老年人宜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,同时注重平衡能力、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。
高龄老年人宜积极参与多样的文艺、休闲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,包括读书、看报、种花、养宠物、棋牌等。
身体状况不佳的高龄老年人宜在监护人协助下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。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
老年体重管理攻略:“轻”松拥抱健康
老年朋友怎样才能保持一个“刚刚好”的体重,稳稳当当地拥抱健康呢?今天就来聊聊这份专属的“体重管理”攻略!
为啥老年人更要管理体重?
给身体“减负”:体重超标,就像身体背上了“包袱”,容易招惹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这些慢性病。研究告诉我们,老年人如果BMI(体质指数)涨了5个单位,心衰的风险可能会上升42%。好消息是,只要能减掉5%-10%的体重(比如150斤减到142斤左右),血糖、血脂就能明显改善,甚至可能减少对某些药物的依赖,轻松不少。
保护关节与骨骼:体重太重,膝盖可是“压力山大”,容易磨损疼痛。你知道吗?每减掉1斤体重,在行走时膝盖承受的压力就能减轻3-4斤!相当于给膝盖“卸货”了。而且,适当控制体重还能帮咱们预防骨质疏松,骨头更结实,减少摔倒骨折的风险。
心情更舒畅:体重过重,走路费劲,睡觉可能也不安稳,甚至影响心情。科学管理好体重,呼吸更顺畅,肌肉更有力量,出门遛弯、和老朋友聚会都更有精神头。
科学饮食营养均衡,健康“享瘦”
吃得好是健康的根本,对老年人来说,尤其要重视。
■蛋白质要吃够、吃好
这是保持肌肉力量的“法宝”!鱼虾、鸡鸭肉、豆制品(豆腐、豆浆)、牛奶酸奶、鸡蛋、坚果都是优质选择。争取每天吃的蛋白质里,一大半是这些“优质蛋白”。
■蛋白质“321”法则
每日3两肉(优选鱼虾、禽肉)、2杯奶(低脂)、1个蛋。
■黄金搭档
豆腐配鱼肉一起吃,蛋白质吸收利用效果能提升40%。
■别忘了“阳光维生素”
维生素D对骨头健康很重要。每天晒晒太阳(20分钟左右),再喝杯奶,双管齐下补维D。
科学运动 抗阻+平衡
有氧运动是基础:每周加起来150分钟,比如快走(走到微微出汗能说话的程度)、打打太极拳,能锻炼心肺,也帮助消耗多余脂肪。
抗阻训练:用小哑铃、弹力带练练腿和胳膊的力量,每周2-3次。这能有效预防肌肉流失,让咱更有劲!
练练平衡防摔倒:试试“金鸡独立”,左右脚轮流单脚站(可以扶墙),从30秒开始慢慢加时间。也可刷牙时单脚站,同样从30秒开始。
>>小贴士
睡饱觉很重要: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,不利于控制体重。
减肥别图快:减重过快容易导致骨质流失,老年人应控制减重速度,每月减重0.5-1公斤最为安全,相当于每天减少半碗饭的摄入量。
不盲目吃素:吃素老人要每天补充乳清蛋白粉20g。
避免剧烈运动: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,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。
定期监测体重:定期测量体重,及时调整体重管理方案。 据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号
发布于:陕西省九五配资-网上配资股票-安全配资炒股-配资炒股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