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报道,这个暑期,避暑游持续火热。在社交平台上,一些避暑潮流玩法成为热搜话题。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,塞外观星、“低耗游玩”、赛事旅游、景区夜游等新玩法人气旺。
今年暑期,宁夏沙坡头的观星椅上躺满仰望银河的游客;桂林猫儿山的“躺漂”河道排起长队;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7月1日至7月29日,“景区夜游”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230%。这些现象和数据共同勾勒出2025年避暑旅游的新图景。
大众暑期出游,为了抵达心仪的景点、获得向往的体验,难免要登山挥汗、排队等待等。但也并非都是如此,塞外的旷野成为天然降温场所,“躺漂”的溪流化作减压空间,夜游的光影重新定义旅游时空。这种带有“低耗能”“慢体验”意味的出游方式,其实并非“懈怠”,而是现代人对生活节奏的理解和调节,是对心灵休憩的自然追求。
沙漠观星的人群正在改变旅游方式。他们放弃了赶景点、打卡拍照的传统模式,选择与星空对话的深度体验。据央视报道,8月13日凌晨,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最佳观赏时段,观星爱好者汇聚宁夏沙坡头,这里地处北纬37度黄金观星带,不仅是天文观测的绝佳位置,更成为都市人逃离信息轰炸的“心灵庇护所”。当孩子兴奋地辨认星座时,亲子游的意义已经超越娱乐,升华为共同探索的自然课堂。这种变化,标志着旅游从“走马观花”到“深度体验”的转型。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景区的星星酒店,游客们躺在观星椅上,跟随激光指引认识繁星,将观星变成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。
漂流河道的“躺平族”同样引人注目。他们避开刺激的“激流勇进”,选择“随波逐流”的平和体验。约600米的平缓河道,既是实际距离,也是心理从紧绷到放松的距离。把身体托付给山水,思绪便获得了沉淀的机会。这种“反紧张式度假”,正是对快节奏生活的温和回应。广西桂林兴安县猫儿山景区的“躺漂”项目,凭借清澈见底的溪水和舒缓的水流,让游客在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画中完全放松。
夜游的火热尤其值得关注。传统景区突破了“日落关门”的时间限制。游客在夜色中欣赏光影璀璨的旅游演艺,探寻历史遗迹,参与研学课堂,别有一番趣味。例如,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“古墓探秘·千年幽语”沉浸式奇幻游项目,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开放夜间游览。
这些新趋势折射出大众旅游消费的新特点:既要清凉舒适,也要情感满足;既要美丽风景,也要场景互动;既要打卡留念,也要心灵触动。面对游客需求的变化,旅游行业的产品设计需要相应升级。未来的竞争,不在于资源的独占,而在于体验的创新。谁能理解游客对“轻松感”的渴望,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开辟新天地。(王志顺)
来源:中国旅游报
九五配资-网上配资股票-安全配资炒股-配资炒股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